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,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。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、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。
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,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(花斑蚊)。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例登革热病例发生,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。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~14天,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~14天内发病。
主要症状和体征:
突发高热:一般持续3~7天,体温可达39℃以上;
三痛:主要为剧烈头痛、眼眶痛、关节肌肉疼痛;
皮肤可有麻疹样、猩红热样、白斑样、荨麻疹样等皮疹;
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,皮肤、齿龈、鼻腔少量出血;
乏力以及恶心、呕吐等消化道症状。
预防:
1.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,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,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;
2.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,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;
3.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,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;
4.避免在“花斑蚊”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;
5.防止积水,清除伊蚊孳生地;
6.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;
7.对于花瓶等容器,每星期至少清洗、换水一次,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。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。
撰稿人:刘娟
图 片:来源于网络
审 稿:梁健